案例1 | 案例2 | ||||
Run order | A | Y | Run order | A | Y |
1 | 50 | 92.90 | 1 | 40 | 90.96 |
2 | 30 | 79.52 | 2 | 40 | 100.74 |
3 | 30 | 75.88 | 3 | 50 | 92.90 |
4 | 50 | 105.14 | 4 | 30 | 79.52 |
5 | 30 | 86.06 | 5 | 40 | 86.38 |
6 | 50 | 82.12 | 6 | 30 | 75.88 |
7 | 30 | 76.30 | 7 | 50 | 105.14 |
8 | 50 | 92.39 | 8 | 30 | 86.06 |
9 | 50 | 82.12 | |||
10 | 30 | 76.30 | |||
11 | 50 | 92.39 | |||
12 | 40 | 89.76 |
2 ANOVA法
ANOVA法是DOE創始者Fisher所提出的,若用t檢定進行≧2個之多水準數據解析,需要一對對進行t檢定顯得繁複,因此利用Fisher的ANOVA法變得便捷。
ANOVA法仍舊基於DOE的三個假設:
1) 各樣本空間屬於常態分配 --> 因實驗觀測數目不多,故常態性不會被拒絕
2) 各樣本空間等變異 --> 事後可確認
3) 所抽出樣本是隨機且獨立
ANOVA法的數學模型建議採Factor effects model yij=μ+τi+εij,若因子A為a水準,且重複數都相等為n,又因子A為『固定』模型(fixed model),因子經由數據推導一因子變異數分析模型如下表
ANOVA中的F檢定若不顯著,表明E(MSA)=E(MSE),也就是說σA2=0,代表各水準τ為0,證明原有統計假設H0成立,反之,F檢定若顯著則表示有足夠證據否認H0而證實A確為關鍵因子。
當ANOVA法檢定具有顯著性時,表示否認H0的假設,而認為至少一對水準間差異有顯著性,因此除2水準已確定水準間有差異外,三水準或更高水準都要進行多重比較,以便得更詳細的各水準一對一間差異是否顯著的情報。
3 案例1的ANOVA法
Source | DF | SS | MS | F | P |
A | 1 | 375.2 | 375.2 | 6.77 | 0.041 |
Error | 6 | 332.4 | 55.4 | ||
Total | 7 | 707.7 |
ANOVA表中的P-value與t檢定相同,表示A因子具有顯著性,也就是否認H0
ANOVA檢驗可以得到更多情報,R-Sq(adj) = 純SSA/SST = (375.2 – 1×55.4)/707.7 =0.452,此值稍小而顯示實驗誤差較大;另外因為只是二水準,所以不必進行多重比較。
4 案例2的ANOVA法
Source | DF | SS | MS | F | P |
A | 2 | 461 | 230.5 | 4.65 | 0.041 |
Error | 9 | 446.5 | 49.6 | ||
Total | 11 | 907.5 |
ANOVA表中的P-value與t檢定相同,表示A因子具有顯著性,也就是否認H0
ANOVA檢驗可以得到更多情報,R-Sq(adj) = 純SSA/SST = (461 – 2×49.6)/907.5 =0.3987,此值太小而顯示實驗誤差較大。
因為三水準,所以需要進行多重比較,一般統計專家建議採用Tukey的多重比較,工業的實務上希望能夠積極地發現更好的加工方法,因此建議採用Fisher所建議的LSD法(Least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test),LSD計算如下
當水準間的差異大
水準i-水準j | 40 | 50 |
30 | 91.96-79.44=12.54 * | 93.14-79.44=13.70 * |
40 | 93.14-91.96=1.18 |
於LSD表示具有顯著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